紫花苜蓿多元杂交后代优良株系的评价与筛选
摘要:
通过连续两年大田对比试验,分析比较甘农3号(Medicago sativa cv. Gannong No. 3)、甘农5号(M. sativa cv. Gannong No. 5)和游客(M. sativa L. Eureka)紫花苜蓿以及多元杂交后代选育的16个株系的生产性能和品质性状的差异。采用AHP层次分析法,构造综合评价模型对供试材料的综合评价,筛选出白花1#和速生12#为最理想的优良株系,其干草产量分别为16.45、14.02 t·hm-2,生长高度分别为100.40、102.37 cm,分枝数分别为26、27个,生长速度分别为1.61、1.70 cm·d-1,茎叶比分别为0.98、0.96;粗蛋白含量分别为23.15%、21.25%,相对饲用价值分别为154.72%、145.23%。其次,速生11#、白花2#和速生15#植株高大、分枝能力强;速生5#和白花3#干草产量高、茎叶比小、粗蛋白含量丰富,以上株系综合评价结果良好,均可作为较好的苜蓿育种材料。
English
-
-
[1] 王雪,李志萍,孙建军,冯长松,李绍钰.中国苜蓿品种的选育与研究[J].草业科学.2014,31(3):512-518[5]王运涛,杨志敏,李广有,王文涛,刘建成,马弋斐.6个苜蓿品种在冀西北地区的生产性能[J].草业科学.2014,31(6):1141-1146[6]曹宏,马生发,韩雍,陈正武.5个紫花苜蓿品种在陇东地区的引进筛选试验[J].草业科学.2014,31(9):1761-1766[9] 张丽英.饲料分析及饲料质量检测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45-79.[18] 吴凤萍.白花苜蓿生产性能、抗性及营养品质的初步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23]柳茜,敖学成,傅平,陈艳.非秋眠紫花苜蓿株系优选的性状分析[J].草业科学.2009,26(11):82-85
计量
- PDF下载量: 335
- 文章访问数: 999
- HTML全文浏览量: 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