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作者:姚峰(1990-),男,山西绛县人,硕士,研究方向为园林生态与景观设计。E-mail:[email protected]
绢毛匍匐委陵菜( Potentilla reptans var. sericophylla)的生态适应性较好,可作为园林地被植物广泛应用,但目前其繁殖方法不能满足大田生产的需要,新的繁殖方式研究迫在眉睫。2014年7-10月在山西农业大学林学院苗圃开展了绢毛匍匐委陵菜适宜营养繁殖方式的研究,以引种到苗圃的绢毛匍匐委陵菜为材料,现场剪取其茎段,采用撒茎覆土法、开沟植茎法和压条法3种方式栽植。结果表明,3种繁殖方式中,撒茎覆土法繁殖效果最好,绢毛匍匐委陵菜成活率可达到96%;70 d后盖度达到73%,分株数289株·m-2,匍匐茎数量57条·m-2;植物量积累较多,其中地上植物量为0.011 g·cm-2,地下植物量为0.004 2 g·cm-2;叶绿素含量较高,达到2.77 mg·g-1。因此,绢毛匍匐委陵菜撒茎覆土法可在大田生产中广泛应用。
Potentilla reptans var. sericophylla has good ecological adaptability, can be wildly used as cover plant. But the current planting method can not meet the needs of field production, new planting method research is imminent. The research of suitable vegetative reproduction method for P. reptans var. sericophylla was accomplished in forestry college nursery of 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from July to October in 2014, this experiment with the P. reptans var. sericophylla which induced to nursery by predecessor as material, shearing the stem section, adopts the method of spreading stems and covering soil, the method of trenching and planting stem and the method of layering to plan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 three different planting method, the method of spreading stems and covering soil worked best. The survival rate of this method which reproduce P. reptans var. sericophylla can reach 96%, its coverage reached 73% after 70 days, the number of ramets reached 289 per square meter and stolons reached 57 per square meter, higher biomass accumulation included biomass on the ground part 0.011 g·cm-2 and biomass under the ground part 0.004 2 g·cm-2, chlorophyll content was higher, it can reach 2.77 mg·g-1 and be widely used for field production.
绢毛匍匐委陵菜(Potentilla reptans var. sericophylla)是一种良好的观花地被植物, 但目前还处于野生状态, 优良的快速繁殖技术是其能被广泛应用的必要条件。现有的繁殖方法包括种子繁殖与分株繁殖。种子繁殖具有成本低、易推广的优点, 但是由于绢毛匍匐委陵菜种子发芽率低, 只能达到36.7%, 结实率仅有0.45%, 种子细小, 千粒重0.65 g左右, 并且种子的成熟时间也不一致, 很难大量收集成熟饱满的种子。所以种子繁殖只应用于新品种的选育, 而不能适应大规模的生产。此外, 通过采挖野生植株的方式进行繁殖即分株繁殖, 虽然其成坪速度比种子繁殖快, 却破坏了非常有限的野生资源, 不能作为委陵菜繁殖的最佳方法而被推广应用, 因此, 绢毛匍匐委陵菜快速繁殖技术的研究迫在眉睫[1, 2, 3, 4]。
为了使这种野生状态的绢毛匍匐委陵菜在大田生产中得以推广应用, 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通过对收集到的绢毛匍匐委陵菜的种质资源进行绿期和形态特征的观察, 选出绿期最长、各种形态特征均良好的绢毛匍匐委陵菜植株, 作为快速繁殖的材料, 采用不同的植苗方法以及幼坪的养护管理, 以期筛选出适宜绢毛匍匐委陵菜大田生产的最好植苗方法, 为野生绢毛匍匐委陵菜的快速高质繁育以及推广应用奠定基础[5, 6]。
试验于山西农业大学林学院苗圃内开展, 基质为大田土壤。山西农业大学地处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 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 年平均温度9.8 ℃, 无霜期175 d, 降水量462.9 mm, 平均海拔1 000 m左右。土壤类型为褐土, 有机质含量平均为13.6 g· kg-1, 全氮含量平均为0.89 g· kg-1, 有效磷含量平均为14 mg· kg-1, 速钾含量平均为157 mg· k
试验材料来源于2012年从河南濮阳引种到山西农业大学的绢毛匍匐委陵菜。
试验设3种营养繁殖方法, 分别为, 1)撒茎覆土法:将绢毛匍匐委陵菜的匍匐茎剪成带有3个节的茎段, 均匀地撒在小区中, 然后覆约5 mm厚的细土, 镇压后灌水。2)开沟植茎法:在小区中开沟, 沟深3~4 cm, 沟间距10 cm, 将剪好的带有3个节的绢毛匍匐委陵菜茎段均匀置入沟中, 填埋后镇压、灌水。3)压条法:在小区中挖洞, 洞深约5 cm, 剪取绢毛匍匐委陵菜匍匐茎前端并保留3个节, 将茎段剪口的一端置入洞中, 覆土, 将另一端压倒, 再覆一层土, 注意露出匍匐茎最前端2~3 cm, 灌水[8, 9, 10, 11, 12, 13]。
试验小区面积1 m× 1 m, 3次重复。每小区种植15根茎段。2014年7月16日种植, 10月10日结束试验。建坪特性指标测定时间如表1所示。
![]() | 表1 建坪特性指标测定时间 Table 1 The detecting of planting turf indicator |
1)成活率:统计小区中长叶的植株数B与茎段生长点总数S。成活率=B/S× 100%。
2)盖度:在样方中放置卷尺, 用相机拍下每个样方的照片, 然后将照片导入Photoshop中, 计算出照片中绢毛匍匐委陵菜的像素A与照片总像素N, 再将照片导入CAD中, 计算出照片的实际面积M。
盖度=A/N× M× 100%。
3)分株数:统计每个小区中分株的数量, 用株· m-2表示。
4)匍匐茎数量:统计每个样方中匍匐茎的条数, 用条· m-2表示。
5)地上和地下植物量:在每个小区中随机挖取20 cm× 20 cm的绢毛匍匐委陵菜草皮, 在水中小心洗干净, 晾干, 然后用剪刀将绢毛匍匐委陵菜从地径部位剪断, 并将地上与地下部分分别装入信封, 放入80 ℃烘箱中烘24 h后取出, 分别称重, 单位用g· cm-2表示[14, 15, 16, 17, 18]。
6)叶绿素含量:在每个小区随机选取叶片, 去掉主叶脉, 用浸提法测定叶绿素含量, 单位用mg· g-1表示。
3种营养繁殖方法种植的绢毛匍匐委陵菜成活率差异极显著(P< 0.01), 依次为撒茎覆土法> 压条法> 开沟植茎法。其中撒茎覆土法的成活率最高, 为96%, 比压条法和开沟植茎法分别高18%和58%(图1)。
![]() | 图1 不同营养繁殖方式下绢毛匍匐委陵菜的成活率Fig.1 The survival rate comparision of Potentilla reptans var. sericophylla by different planting methods |
随生长时间的增加, 3种营养繁殖方式种植的绢毛匍匐委陵菜盖度均呈递增趋势, 且撒茎覆土法> 压条法> 开沟植茎法。70 d后, 撒茎覆土法种植的盖度最大, 为73%, 比压条法和开沟植茎法的盖度分别高47.4%和42.8%, 且与两者的差异极显著(P< 0.01)。
随生长时间的增加, 3种营养繁殖方式种植的绢毛匍匐委陵菜分株数呈递增趋势, 且撒茎覆土法> 压条法> 开沟植茎法。70 d后, 撒茎覆土法种植的分株数最高, 为289株· m-2, 比压条法和开沟植茎法的分株数分别高 150和152株· m-2, 且与两者的差异极显著(P< 0.01)(图3)。
![]() | 图3 不同营养繁殖方式下绢毛匍匐委陵菜的分株数Fig.3 New ramets change of Potentilla reptans var. sericophylla by different planting methods |
随生长时间的增加, 3种营养繁殖方式种植的绢毛匍匐委陵菜匍匐茎数量呈递增趋势, 且撒茎覆土法> 压条法> 开沟植茎法, 70 d后, 撒茎覆土法种植的匍匐茎数最多, 为57条· m-2, 比压条法和开沟植茎法的匍匐茎数量分别高29和27条· m-2, 且与两者的差异显著(P< 0.05)(图4)。
3种营养繁殖方法种植的绢毛匍匐委陵菜地上植物量差异显著(P< 0.05), 依次为撒茎覆土法> 压条 法> 开沟植茎法。其中撒茎覆土法的地上植物量最高, 为0.011 0 g· cm-2, 比开沟植茎法和压条法分别高0.006 9和0.003 7 g· cm-2(表2)。
![]() | 表2 不同营养繁殖方式下绢毛匍匐委陵菜植物量的LSD多重比较分析 Table 2 LSD multiple comparison analysis of biomass by different planting methods |
3种营养繁殖方法间地下植物量差异极显著(P< 0.01), 依次为撒茎覆土法> 压条法> 开沟植茎法。其中撒茎覆土法的地下植物量最高, 为0.004 2 g· cm-2, 比开沟植茎法和压条法分别高0.002 4和0.001 6 g· cm-2(表2)。
绢毛匍匐委陵菜的叶绿素含量3种营养繁殖方法间差异不显著(P> 0.05), 依次为撒茎覆土法> 压条法> 开沟植茎法。其中撒茎覆土法的叶绿素含量最高, 为2.77 mg· g-1, 比压条法和开沟植茎法分别高0.04和 0.20 mg· g-1(图5)。
草坪草营养体建坪的方法包括间铺草皮块法、草塞法、植茎法(开沟植茎法、撒茎覆土法和撒茎不覆土法)等多种方法。前人研究表明, 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的营养体建坪方法中, 撒茎覆土法明显好于间铺草皮块法、草塞法和开沟植茎法, 表现在盖度增加迅速, 成坪快; 撒茎覆土法与撒茎不覆土法二者比较, 撒茎覆土法盖度增加更显著[19]; 同时, 匍匐翦股颖(Agrostis stolonifera)的最佳处理为撒茎覆土法, 并且该处理建坪质量极显著优于其它处理[20]; 假俭草(Eremochloa ophiuroides)利用撒茎覆土法栽植可以提高成活率和成坪速度, 减少人力和物力的耗费, 更加适合大田生产[21]。
本研究的撒茎覆土法的建坪效果优于其它两种方法, 这与前人研究草坪草茎段繁殖的结果相似。原因可能是绢毛匍匐委陵菜茎段均匀铺撒在坪床上, 覆土量少, 透气性好, 有助于每个茎节的生根与萌芽, 茎节上长有叶片, 群体光合作用充分, 覆盖度变化很快, 生物量积累多, 而且, 每个茎节基本上同时生根、同时生长, 生长速度一致, 因此, 成坪的均一性好, 草坪质量高。而开沟植茎法与压条法由于覆土量多, 透气性不良, 阻碍了茎节的萌芽与生根, 影响了绢毛匍匐委陵菜茎段的成活率, 并且茎段上的叶片也不能进行充足的光合作用, 从而使两者植苗的委陵菜覆盖速度慢[22, 23, 24]。因此, 建议使用撒茎覆土法对绢毛匍匐委陵菜进行快速繁殖。
本研究在大田中进行, 试验工作量较大, 所以一年内只植苗了一次。7月份植苗, 生长到9月份, 选择了晋中地区一年中降水量最大, 气温较高的月份进行研究, 而其它月份的气温与降水量是不同的, 所以在不同的月份植苗对绢毛匍匐委陵菜茎段繁殖是否有影响, 还有待研究。此外, 本研究在栽植过程中属于定数栽植绢毛匍匐委陵菜茎段, 可否像草坪草一样用机器将茎段切碎, 按一定重量将其撒播到大田中进行栽植, 也有待研究[25, 26]。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
[20] |
|
[21] |
|
[22] |
|
[23] |
|
[24] |
|
[25] |
|
[2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