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作者:朱亚琼(1991-),女,甘肃武威人,在读硕士生,主要从事草地生态及植物生态方面的研究。E-mail:[email protected].
本研究从混播牧草相对生长效率和种间竞争动态的角度出发,利用盆栽试验分析和比较不同混播方式下无芒雀麦( Bromus inermis)、红豆草( Onobrychis viciaefolia)的相对生长速率、叶绿素荧光参数、牧草相对产量及相对产量总和,以期明确无芒雀麦+红豆草混播草地的种间竞争过程和混播优势产生机制。结果表明,两种牧草株高相对生长速率和密度相对生长速率均表现出混播大于单播,行距30 cm异行混播表现出较高的相对生长速率。异行混播下无芒雀麦相对密度(RDg)和红豆草相对密度(RDl)均高于同行混播,行距30 cm异行混播下红豆草RDl和相对产量(RY)均较高;同行混播和行距30 cm异行混播具有较高的相对产量总和(RYT)。无芒雀麦叶片的初始荧光效率(Fo)和最大荧光(Fm)均为异行混播高于单播,叶片PSⅡ潜在活性(Fv/Fo)则是单播高于同行混播;在不同混播方式下两种牧草叶片单位面积捕获的光能(TRo/CSo)值相差较小;行距30 cm异行混播、行距45 cm异行混播下两种牧草均具有较高叶绿素荧光参数。因此,行距30 cm+异行混播具有较高群体光合效率和豆科牧草种间竞争力,形成了组分结构稳定、生产性能较高的群体。
This study aimed to determine the relative growth efficiency and interspecific competition dynamics of two kinds of forage grass ( Bromus inermis and Onobrychis viciaefolia) under different mixed modes (i.e., alternating rows and peer-mixed seeding patterns). A pot experiment was performed to analyse and compare the relative growth rates,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parameters, herbage yields, and relative yields (RY) of the grass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lative growth rates of both grasses were higher with mixed seeding than with monocropping, and using a spacing of 30 cm between rows for the alternating rows mixed seeding pattern yielded the highest relative growth rates among the tested treatments. The relative density of B. innermis (RDg) and the relative density of O. viciaefolia (RDl) under the alternating rows mixed seeding pattern were both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peer-mixed seeding pattern. A spacing of 30 cm between alternating rows yielded higher RDl and RY values of O. viciaefolia, while peer-mixed seeding or a spacing of 30 cm between alternating rows yielded a higher RYT (total relative yield) value. The initial fluorescence efficiency Fo and maximal fluorescence Fm of B. innermis in the mixed sowing treatment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monocropping treatment, and the photosystem Ⅱ potential active center Fv/Fo value of the monocropping treatment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mixed sowing treatments. Under different mixed seeding methods, the capture of light energy per unit area (TRo/CSo) values of the two kinds of forage grass were smaller, and a spacing of 30 or 45 cm between alternating rows yielded higher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parameters. Therefore, mixed seeding with a spacing of 30 cm or more between alternating rows can yield a high photosynthetic efficiency and high interspecific competition between legume forages, resulting in high component stability and performance for this mixed seeding pattern.
牧草产量来源于光合产物的积累, 通过提高牧草光能利用和光合作用效率来实现群体增产, 是现代高效草业的优先发展方向[1]。混播/间套作建植模式能使光、温、水、肥等资源高效利用, 提高牧草产量和品质[2]。已有研究表明, 混播/间套作的作物/牧草具有光能利用优势, 光系统Ⅱ (PSⅡ )的光化学效率(Fv/Fm)、PSⅡ 单位面积吸收(ABS/CS)、捕获(TRo/CS)和用于电子传递的能量(ETo/CS)等叶绿素荧光参数均高于单作/单播[3]。但因作物、牧草物种、品种组成差异, 其光能利用优势也会产生差异[4]。
在众多混播/间套作建植模式中, 豆禾牧草的混播/间作(异行混播)因其在牧草产量、营养品质以及生产和生态稳定性等方面的优势[5], 在生产实践中占据主导地位。豆禾牧草混播复合系统中, 豆科牧草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多高于禾本科牧草[6], 而禾本科牧草的再生能力和生长速率往往高于豆科牧草, 在种间竞争中处于强竞争者的地位[7]。如何发挥豆禾牧草混播群落的种间互补优势, 使豆科牧草和禾本科牧草光合特性与其所形成的混播环境(特别是光环境)相适应[8], 从而提高其群体产量, 对阐明豆禾牧草混播复合系统高效生产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型混播草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混播比例、施肥、刈割次数及留茬高度等对牧草产量和牧草品质的影响[9], 而对红豆草+无芒雀麦混播牧草生长效率和牧草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研究较少。如郑伟等[10]研究表明, 含红豆草的混播组合拥有较高的酸性洗涤纤维(ADF)产量, 而不含红豆草的混播组合ADF产量则较低; 在混播种类较少的组合中, 红豆草的存在会使该混播组合表现出较好的产量和较强的组分稳定性。也有学者认为, 含有红豆草的豆禾混播组合, 混播组合中牧草种类较少时该组合生产性能表现较优越[11], 在新疆伊犁昭苏地区, 红豆草和无芒雀麦均表现出有很好的适应与竞争能力, 二者混播是较为理想的草种组合[12]。自然条件下的叶绿素荧光和光合作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可反映植物的光合效率和对光能的利用[13, 14, 15], 因而研究红豆草与无芒雀麦混播草地的植物生长效率可表观植株生长的能力。本研究以红豆草与无芒雀麦型混播草地为研究对象, 将种群空间距离(行距)、种群空间作用方式(同行、同行阻隔、异行)作为混播群体光环境变化因素, 从植物个体生长效率的角度出发, 利用盆栽试验分析和比较不同群体空间结构下两种牧草的相对生长速率、叶绿素荧光参数动态、牧草相对产量及相对产量总和, 阐明混播方式对植物生长效率的影响, 以期为红豆草与无芒雀麦型混播草地高效生产机制提供个体生长效率方面的证据。
试验地点位于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昭苏县的昭苏马场(81° 03'-81° 05' E, 42° 38'-43° 15' N), 该区域气候类型属于温带山区半湿润易旱冷凉类型[12]。根据国家气象数据网的数据(站点号51437), 2013-2014年, 研究区年均温4.35 ℃, 年最高温均值为31.45 ℃, 年最低温均值为-25.65 ℃, 年均降水量438.65 mm, 生长季(5-10月)降水量均值为340.00 mm, 占年降水量的77.51%。
本研究选用的材料为红豆草和无芒雀麦。试验前从昭苏马场山地草甸取回0-20 cm的土壤, 去除根系、凋落物和大石块, 混匀, 作为盆栽试验基质。昭苏马场山地草甸土壤为黑钙土, 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3.63%~14.89%, 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分别为9.53、2.16、12.20 g· kg-1, 碱解氮、有效磷、有效钾含量分别为459.20、144.43、473.58 mg· k
试验设5种播种模式处理, 分别为同行混播+15 cm行距(T15), 异行混播+15 cm行距(Y15), 异行阻隔混播+15 cm行距(中间用木板阻隔YZ15), 异行混播+30 cm行距(Y30)和异行混播+45 cm行距(Y45), 红豆草和无芒雀麦混播比例均为5∶ 5。单播红豆草和无芒雀麦作为对照, 行距均为15 cm。每个花盆均只播种2行, 所有处理均为3次重复, 共21个花盆; 15 cm行距花盆大小为70 cm(长)× 30 cm(宽)× 30 cm(高), 30 cm行距花盆大小为70 cm(长)× 45 cm(宽)× 30 cm(高), 45 cm行距花盆大小为70 cm(长)× 60 cm(宽)× 30 cm(高), 播种时距花盆边缘均为7.5 cm。无芒雀麦单播的播量为30 kg· hm-2, 红豆草单播的播量为60 kg· hm-2, 混播与单播密度相同。具体设计及播量见表1。
1.3.1 出苗及返青情况测定 出苗率和返青率[15]根据以下公式计算:
出苗率=单位面积实际出苗数/单位面积实际播种种子数× 100%;
返青率=单位面积实际返青苗数/单位面积实际出苗数× 100%。
1.3.2 相对生长速率的测定 相对生长速率(relative growth rate, RGR)的测度一般利用地上生物量的增长动态来测度[16]。但控制试验中, 难以动态测度地上生物量; 由于株高和密度与生物量具有密切的相关性, 故以株高和密度的动态来替代[17]。
株高测定:从4月15日开始, 每隔25 d测量一次株高, 每一处理的每一重复内随机选择10株, 用卷尺测量地面到牧草顶部的绝对株高, 其平均值为该牧草高度。
密度的测定:与株高测定时间和间隔同步。测量花盆内所有植株的密度, 禾草密度以分蘖数计数, 豆科牧草密度以一级分枝数计数。
RGR=
式中:t1、t2分别为相邻两次株高或密度的测定时间; W1、W2分别为t1和t2时的株高或密度; 从第2次株高或密度测定到第6次, 共计算5个不同时期的相对生长速率和整个生长期内的总相对生长速率, 分别记为RGR1(4月15日至5月10日), RGR2(5月11日至6月5日), RGR3(6月6日至7月1日), RGR4(7月2日至7月27日), RGR5(7月28日至8月12日)和RGR总(RGRT)。
1.3.3 种间竞争关系的测定 利用混播牧草相对密度的变化来测度种间竞争动态, 利用相对产量总和来测度种间竞争结局。2016年8月15日收获样品, 按混播牧草种类分开, 及时置于65 ℃烘箱烘至恒重后记录各组成物种干重。
无芒雀麦相对密度(RDg):RDg=
红豆草相对密度(RD1):RDl=
式中:
相对产量总和(RYT):RYT=
式中:Yij为种i与种j混播时种i的草产量; Yii为种i单播时的草产量; Yji为种j同种i混播时种j的草产量; Yjj为种j单播时的草产量。RYT值表明混播牧草间的相互关系及对同一环境资源的利用情况; RYT> 1时, 混播牧草占有不同的生态位, 利用不同的资源, 有一定共生关系; RYT=1时, 混播牧草种间利用共同的资源; RYT< 1时, 表示混播牧草间相互拮抗[18]。
1.3.4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测定 采用连续激发式荧光仪(PEA, Hansatech, 英国)于2016年7月中旬牧草生长盛期取长势良好的牧草叶测定(4个方位和中央进行混合取样, 每个种分别取15个样)。根据Strasser等[19]方法测定叶绿素荧光参数。叶片暗适应20 min后, 用3 000 μ m· (m2· s)-1饱和红闪光照射, 记录荧光信号, 测得快速叶绿素荧光每个花盆每种牧草选择5个正常生长的单株上发育正常的功能叶片, 用夹子夹住, 暗反应15 min后用仪器测定相关动力学参数, 参考Appenroth和Augsten[20]的方法计算叶绿素荧光参数, 具体如下:
PSⅡ 最大光化学效率:
Fv/Fm=(Fm-Fo)/Fm;
热耗散的量子比率:
φ Do=1-φ Po=Fo/Fm;
单位面积吸收的光能:
ABS/CSo≈ Fo;
单位面积捕获的光能:
TRo/CSo=φ Po· (ABS/CSo)。
试验数据釆用Excel 2010结合SPSS 20.0统计软件处理, 作单因素方差分析, 采用Duncan多重比较对不同混播方式下草地生产性能进行比较, 统计完成后制图用Origin 8.0。
于2015年7月25日进行播种, 播深为2~3 cm, 播种后及时浇水, 并每隔15 d观察出苗情况, 直至当年全部停止生长。同行混播+15 cm行距(T15)和异行混播+15 cm行距(Y15)无芒雀麦和红豆草具有较高的出苗率, 其中, 无芒雀麦出苗率显著高于其他混播处理(P< 0.05), Y15的红豆草出苗率显著高于其他混播处理(表2)。从2016年3月20日开始, 每隔15 d观察返青情况, 直至2016年4月15日。同行混播+15 cm行距+根系阻隔(YZ15)和异行混播+30 cm行距(Y30)的无芒雀麦具有较高的返青率, 显著高于单播和T15; 单播红豆草具有较高的返青率, 显著高于T15、YZ15和Y30。但各混播处理间基本苗数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 0.05)。
本研究相对生长速率的测定期125 d, 利用5个连续测定阶段内的平均相对生长速率(RGR1、RGR2、RGR3、RGR4、RGR5)和一个整个测定时期平均相对生长速率(RGRT)来测度牧草相对生长速率。无芒雀麦和红豆草的株高和密度相对生长速率均为混播处理大于单播处理; 行距30 cm异行混播(Y30)处理表现出较高的相对生长速率(图1)。其中, 无芒雀麦混播处理Y30株高相对生长速率在生长盛期RGR2和RGR3比单播处理分别显著高出83.93%和90.71%(P< 0.05); 总测定期内(RGR)比单播平均高出48.68%(P< 0.05)。混播处理Y30密度相对生长速率在无芒雀麦生长初期RGR1和盛期RGR3较单播处理分别高出27.23%(P> 0.05)和65.53%(P< 0.05); 总测定期内(RGRT)较单播平均高出82.92%。红豆草混播处理Y30株高相对生长速率在牧草生长盛期RGR3和生长后期RGR5比单播处理分别显著高出46.68%和96.61%(P< 0.05), 总测定期内(RGRT)较单播平均高出45.81%(P> 0.05), 密度相对生长速率在红豆草生长初期RGR1和盛期RGR3较单播处理分别显著高出55.39%和54.67%(P< 0.05), 总测定期内(RGRT)较单播平均高出31.39%(P< 0.05)。
两种牧草在生长初期(4月16日至5月10日)内, 行距15 cm同行混播处理表现出较大的生长速率, 生长盛期(6月6日至7月1日)内, 行距30 cm异行混播处理生长速率最快, 生长后期(7月28日到8月12日)内, 各处理间生长速率逐渐趋于一致, 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 0.05)。从整个生长期内生长动态变化来看, 两种牧草均在行距30 cm异行混播处理中表现出较快的生长速率。
无芒雀麦异行混播RDg值(各时期均值为2.62)和红豆草异行混播RDl值(各时期均值为2.31)均高于相同行距的同行混播处理(红豆草和无芒雀麦各个时期均值分别为2.54和1.81); 同行混播下无芒雀麦与红豆草受益有限(图2)。豆禾异行混播且行距大于15 cm的条件下, 各个时期RDg值均较大时, RDl值却均较小, 这表明该混播处理下, 无芒雀麦表现出较高的竞争优势, 对红豆草具有抑制作用, 并随着牧草生长期的推进, 二者相对密度都有下降的趋势; 当豆禾异行混播行距达到30 cm时, 红豆草RDl值明显增大, 表现出较高的竞争优势。
从RY及RYT来看, 所有处理中红豆草RY值均小于1, 表明红豆草种间竞争要大于种内竞争; 各混播处理RYT值均大于1, 表明两种混播牧草占有不同的生态位, 利用不同的资源, 有一定共生关系; 无芒雀麦同行混播(T15)处理中RY值最高, 30 cm行距异行混播(Y30)处理仅次于同行混播处理; 红豆草在30 cm行距异行混播(Y30)处理中表现出最大的RY值, 两种牧草在30 cm行距异行混播(Y30)处理中RYT最大(表3)。
与无芒雀麦单播相比, 红豆草叶片的最大荧光(Fm)、PSⅡ 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以及PSⅡ 潜在活性中心(Fv/Fo)的值均较高, 而热耗散量子比率(φ Do)则是无芒雀麦较高(图3)。从混播处理来看, 无芒雀麦单播(CK)和T15初始荧光(Fo)和Fm显著低于其他混播处理(P< 0.05); CK和T15处理单位面积捕获的光能(TRo/CSo)显著低于YZ15、Y30和Y45处理; T15处理Fv/Fo也显著低于其他处理(P< 0.05); 而T15处理φ Do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 0.05)。不同混播处理下红豆草叶片的Fo、Fm、Fv/Fm、Fv/Fo和φ Do无显著差异(P> 0.05); Y15处理TRo/CSo显著低于CK、Y45处理(P< 0.05)。两种牧草在YZ15、Y30和Y45处理下均具有较高叶绿素荧光参数。
不同混播模式下两种牧草荧光参数的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 混播方式、物种及混播方式× 物种的互作对荧光参数Fo、Fm、Fv/Fm的影响极显著(P< 0.01), 混播方式和物种对荧光参数PSⅡ 潜在活性Fv/Fo和热耗散的量子比率φ Do的影响极显著(P< 0.01), 但混播方式× 物种的互作对其无显著影响(P> 0.05), 混播方式对荧光参数单位面积捕获光能TRo/CSo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P< 0.01), 但物种及混播方式× 物种的互作对其无显著影响(P> 0.05)(表4)。
为找到牧草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与相对生长速率、种间竞争的关系, 对所有参数进行双变量相关分析。无芒雀麦最大荧光Fm与株高相对生长速率和最大荧光Fm极显著正相关(P< 0.01), PSⅡ 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与相对生长速率显著正相关(P< 0.05); 最大荧光(Fm)与相对产量显著负相关(P< 0.05); 相对生长速率与相对产量极显著正相关(P< 0.01)(表5)。红豆草初始荧光(Fo)与株高相对生长速率极显著负相关(P< 0.01), Fv/Fm与株高相对生长速率极显著正相关(P< 0.01); Fm与株高相对生长速率呈显著正相关(P< 0.05); 相对生长速率与相对产量也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 0.01)(表6)。
植物的相对生长效率可表观其生长效率和生长潜能[16], 是衡量相对生长性能的有效定量指标[20]。温带草地上的牧草相对生长速率往往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与温度、降水等因素密切相关, 具有明显的相对生长峰值[21]。本研究中, 无论株高相对生长效率, 还是密度相对生长效率, 无芒雀麦和红豆草均在6月6日至7月1日出现峰值, 而且牧草的生物量积累主要在4-6月, 7-8月由于生殖生长的原因, 相对生长效率较低。无芒雀麦具有较高的生长效率, 在混播体系中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混播能提高牧草的生长效率, 使其具有混播产量优势。
豆禾牧草混播增加了土壤养分(氮、磷)的供给, 使养分竞争得到缓解[8], 因而, 本研究中不同混播方式下资源利用效率均得到提高, 相对产量总和均大于1。但混播的豆禾牧草还存在着光资源、空间资源及其他资源的竞争[22], 于辉等[23]在伊犁昭苏的小区试验表明, 无论在水平方向上还是在垂直方向上, 无芒雀麦相对红豆草等豆科牧草具有竞争优势, 抑制了豆科牧草的生长。本研究也表明, 不同混播方式下, 红豆草生长效率、相对产量均低于无芒雀麦, 其生长受到了无芒雀麦的抑制。而异行混播与合理的行距改善了豆禾牧草的群体空间结构, 有利于豆科牧草增强其竞争能力, 形成组分结构稳定、生产性能较高的群体[24], 维持多年生豆禾混播草地高水平的生产性能[10]。另外, 由于根系的阻隔或根系空间距离太大, 豆禾牧草根系无法形成养分利用优势, 混播的高产效应降低。
Fo是PS Ⅱ 反应中心全部开放即QA(PSⅡ 反应中心的电子受体)全部氧化时的荧光水平, 可根据Fo的变化推测反应中心的状况和可能的光保护机制, Fo处于高值的处理光能利用率高[24]。Fm是PSⅡ 反应中心全部关闭时的荧光, 它的降低是光抑制的一个主要特征[25]。Fv/Fm是PSⅡ 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 反映最大PSⅡ 的光能转换效率, 植物有较高的Fv/Fm值, 从而才有可能将叶片所吸收的光能有效地转化为化学能以提高光合电子传递速率, 形成更多的ATP和NADPH, 为光合碳同化提供充分的能量和还原力[26]。快速荧光动力学参数TRo/CSo和φ Do是对PSⅡ 反应中心单位面积光能吸收、捕获和电子传递直接体现[27]。间混作体系往往能提高叶单位面积光能吸收、捕获和电子传递量, 从而增加光合效率[26, 27]; 也有研究表明, 间混作体系的遮阴导致Fm、Fv/Fm下降, 从而导致光合效率下降的情况[28]。本研究表明, 单播和同行混播下, 无芒雀麦Fo、Fm、Fv/Fo和TRo/CSo等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均较低, 其光合效率下降; 而红豆草在各处理下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化较小, 其主要是PSⅡ 反应中心单位面积光能捕获(TRo/CSo)受到混播方式的影响; 两种牧草在异行混播处理下均具有较高叶绿素荧光参数, 表明合适行距和混播方式有利于提高光合效率, 从而提高牧草群体产量。Ciompi等[29]认为, 光合电子传递不依赖于叶片氮素的含量, 也就意味着豆禾间混作系统增加土壤N的供应, 对叶绿素荧光参数影响较小; 同行混播下禾草并不能依靠增加N的供应从而提高光合效率。因此, 异行混播/间作主要通过改善光资源获取条件, 提高了混播/间作群体的光合效率。
混播方式的变化意味着混播牧草生境因子的变化:光资源在群体间的分配、群体空间结构的配置以及地下根系分布、土壤养分利用格局均发生了变化[30]。不同行距、同行/异行等混播方式的变化导致了光资源在混播群体间的分配发生变化[26, 27], 从而导致牧草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也发生变化。本研究中, 混播方式对叶绿素荧光参数影响显著, 而物种、物种和混播方式的交互效应对TRo/CSo影响不显著。从混播效应与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关系来看, 无芒雀麦和红豆草均凭借较高的Fm、Fv/Fm, 使得株高相对生长速率显著增加, 但对相对产量和密度相对生长速率影响较小; 无芒雀麦和红豆草Fo与相对生长速率和相对产量大部分呈负相关关系, 即混播群体间的遮阴使得牧草光合原初反应遭到抑制[31]; 而混播牧草也可通过增加热耗散量子比率和捕获光能效率来适应这种生境的变化[26, 32]。总的来说, 牧草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和混播效应相互关系是复杂、多样的, 需要结合一些荧光反应过程的其他指标来综合评价二者的关系[33, 34, 35], 从而明确牧草生理反应机制对混播生境的适应。
在行距30 cm+异行混播处理下, 无芒雀麦+红豆草混播草地改善了群体光资源获取条件, 提高了群体光合效率, 生长效率增加; 根系间形成了养分利用优势, 增强了豆科牧草的种间竞争能力, 形成了组分结构稳定、生产性能较高的群体。与此同时, 行距15 cm+同行混播处理群体光资源分配不合理, 混播群体中无芒雀麦的光合效率受到抑制; 行距15 cm+异行混播+阻隔、行距45 cm+异行混播处理由于根系空间距离较远或阻隔的原因, 无法形成养分利用优势。因此, 通过合理的群体空间结构配置, 豆禾混播草地可以同时实现提高光资源获取能力和养分利用效率, 从而达到提升其生产性能的目的。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
[20] |
|
[21] |
|
[22] |
|
[23] |
|
[24] |
|
[25] |
|
[26] |
|
[27] |
|
[28] |
|
[29] |
|
[30] |
|
[31] |
|
[32] |
|
[33] |
|
[34] |
|
[3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