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作者:江帆(1992-),女,山东泰安人,在读硕士生,研究方向为牧草产业经济。E-mail:[email protected]
“粮改饲”政策旨在调整种植业结构,促进畜牧业转型升级,解决粮食安全、农业污染等问题。本研究介绍了山东省牧草产业发展现状,运用SWOT模型分析了山东发展牧草产业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W)、机遇(opportunities,O)、威胁(threats,T),并将以4项要素交叉分析得出了SO、WO、ST、WT战略,分析得出SO战略是当前山东牧草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即充分利用政策机遇发挥自然条件优势,选择土质资源、畜牧产业优势突出的地区,例如黄河三角洲地区,建立“粮改饲”试点基地,并针对四项战略的实施在试点基地建设、完善技术规程、政策宣传、产业融资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The aim of the “Grain to forage” strategy is to adjust the planting structure, promote anminal husbandry transforming and upgrading, solve the food security and agricultural pollution problem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Shandong Province forage industry. The strength, weaknesses,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in the development of forage industry in Shandong Province were analyzed by SWOT method in this paper, and the SO, WO, ST, WT strategies were drawn by the above four elements cross analysis. Through analysis a conclusion is drawn that the SO strategy is the key of the development of forage industry in Shandong Province, which is making full use of the natural conditions ,choosing areas with prominent soil resource and anminal husbandry advantages to establish forage grass base, such as the Yellow River Delta. Propose some policy suggestions on establishing the base, improving technical regulations, the publicity of strategy, industrial financing.
中国的种植业结构中, “ 粮食-经济作物” 二元结构占据主导地位, 饲草处于弱势地位, 从而形成耗粮型单胃动物主导畜牧业结构[1]。随着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的提高, 主要动物性食物消费增加, 人均谷物消费量降低。据预测, 到2020年粮食需求量口粮将占30%, 饲料用粮占70%, 威胁中国粮食安全的源头主要来自饲料用粮[2]。饲料用粮危机引发两大农业问题:生态环境问题和畜牧业转型升级缓滞。首先, 我国应对粮食需求大幅增加的方法是提高土地的集约利用程度和增加农业生产资料的投入量[3], 直接导致耕地资源匮乏且地力下降, 水资源短缺、污染, 能源、矿产资源消耗严重[2, 3]。其次, 饲草供应紧张的格局使其价格居高不下, 草食家畜普遍采用“ 秸秆+精料” 饲喂模式, 这导致家畜代谢疾病多、畜产品质量低、饲养成本高、效益差[4]。“ 粮改饲” 计划将牧草引入种植业结构, 直接效果是节约粮食, 进而改良土壤生态环境, 改善草食家畜的品质, 促进畜牧业转型升级。“ 粮草兼顾” 的“ 草地农业” 能够兼顾生态和生产、粮食和饲料[5], 发展草地农业系统是确保中国食物安全、农民增收, 解决中国粮食安全的根本出路[2]。
目前, 山东省优质饲草缺口巨大, 供不应求, 畜牧养殖所需饲草基本依赖进口或从外省调入。种植业结构不合理导致山东农业资源浪费严重, 追求粮食增产的同时还造成了环境压力。2016年山东试点“ 粮改饲” , 积极推进青贮专用玉米(Zea mays)、苜蓿(Medicago sativa)等优质牧草的种植以及种养结合模式, 山东牧草产业开始纳入发展规划。山东具有发展牧草产业基础与优势, 但也存在一些现实问题与挑战, 对山东现阶段发展牧草产业的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进行分析, 对于发挥优势、抓住机遇、克服劣势与威胁, 促进牧草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所使用牛羊饲喂数量数据均来源于国家统计局[6], 山东省牧草地面积、奶类产品产量、牛羊存(出)栏数量数据均来源于山东统计局[7]。
本研究运用 SWOT 模型分析了山东省牧草产业发展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遇(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 描述了山东省牧草产业发展现状, 为山东省进一步发展牧草产业提供战略依据。外部环境分析和组织内部分析结合起来称为SWOT分析, 即对组织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的分析[8]。SWOT分析通过对各项因素的交叉匹配分析得出战略对策, 目的是提高组织的核心竞争力, 最初提出SWOT分析方法是用于企业战略制定, 现如今随着区域经济、产业经济的发展, SWOT分析也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区域经济和产业经济研究。
2.1.1 水热和土地条件适宜种草 山东省气候温和, 雨量集中, 四季分明, 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 全省年平均气温13 ℃, 年平均降水量600~750 mm, 年日照时数2 200~2 800 h, 辐射总量在4 737~6 102 J· m-2, 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大部分地区夏季的降水量占全年的62%~70%, 平均无霜期在174~216 d[9]。山东农田面积广阔, 地势平坦, 为农田种草、人工种草提供了巨大的可实施空间, 便于机械化作业, 适宜于规模化种植。山东可分为4个牧草主产区, 胶东半岛沿海滩涂地区年均气温12 ℃左右, 年降水量750~900 mm, 天然草地资源丰富, 以山地丘陵灌溉草丛草地和山地丘陵疏林草地为主; 鲁中南丘陵地区土质较好; 平原农区种植区, 包括菏泽、聊城、德州及济宁的西部地区, 全区地势平坦, 便于大规模机械化作业, 且土壤盐碱化程度较重, 种粮产量较低, 因此适宜种植牧草; 鲁西南地区(菏泽、德州、济宁、济南、泰安), 宜于农作物生长, 是中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 农业生产以平原旱作的方式为主, 作为气候变化主导因素的气温、日照、降水对该地区农业丰产有直接影响[10]。
2.1.2 黄河三角洲地区具有种草优势 黄河三角洲全年气温适中, 季降水约占全年的70%, 日照百分率达62%, 属于北方长日照地区, 年平均总辐射量为514.88~544.18 kJ· cm-2, 光、热资源适于作物种植[11]; 土地资源贮备丰富, 填海造陆使得土地面积不断扩增, 地势低洼平坦, 可成连片开发, 可实现机械化作业、规模化种植, 草地畜牧业发展潜力大[10]; 草种资源丰富, 草地面积大, 草地产草量、草地质量和载畜能力均十分可观[11], 较山东其他地区发展牧草产业优势明显。
截止到2014年末统计, 隶属于黄三角地区的东营、滨州等地拥有的牧草地面积占全省的97%以上(图1)[7]。黄河三角洲拥有31.33万hm2草地, 可利用面积23.53万hm2, 天然草地年气候生产力为9 210~11 820 kg· hm-2, 增产潜力为4 500~10 500 kg· hm-2; 种植紫花苜蓿的栽培草地年气候生产力为23 775~28 080 kg· hm-2, 增产潜力为6 000~19 500 kg· h
黄三角地区土地盐碱化程度严重, 粮食作物产量低, 而苜蓿耐盐碱、抗干旱, 能够在恶劣环境中成活, 且种植省工, 在该地区种植牧草一方面可以利用天然条件实现产业优势, 另一方面对于改善盐碱土质, 增强土壤肥力大有裨益。
2.2.1 雨季牧草易腐烂 山东降水集中, 雨热同季, 降水量60%以上集中于夏季, 容易形成涝灾, 冬春又常发生旱灾, 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牧草生长旺季和收获时期恰逢雨季, 如果收获的牧草得不到及时干燥, 多半会腐烂在大田或贮藏库里[15]。苜蓿在收获期前后发霉变质导致饲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大打折扣, 草产品价格大幅下跌, 种植风险严重影响牧草种植收益。
2.2.2 天然草原面积狭小栽培草地开发成本高 截止到2015年底, 山东草原总面积163.8万hm2, 可利用草原总面积132.92万hm2, 累计种草保留面积23.85万hm2。截止到2014年末, 山东省牧草地总面积5 759.05 h
2.2.3 缺少适于饲喂的优质牧草品种 黄河三角洲地区盐土面积占总面积的62.64%, 虽然该地区每年填海造陆具有土地不断增加的优势, 但是成土年幼, 草甸过程短, 且尚未形成健全的生态环境, 土地易被盐渍, 而改造盐渍化土地相当困难[10]。黄河三角洲地区的灌溉条件也十分有限, 当地淡水资源匮乏, 基本完全依靠有限的黄河水进行灌溉, 属引黄灌区。因此, 黄三角地区盐碱化土地、缺乏淡水资源的脆弱生态环境, 要求牧草品种具有抗干旱、耐盐碱以及抗逆性强的特性, 但是现存的牧草品种中真正能够因地适宜适于饲喂的优良品种很少。
2.3.1 山东省饲草资源市场需求旺盛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食品消费结构呈现谷物消费下降, 肉类产品产量需求将持续增高[16], 且食品安全观念深入人心, 居民对畜产品的质量也提出更高要求。2004-2014年山东奶类产品产量呈上升趋势, 由167.92万t增至289.59万t[7](图4)。传统的“ 秸秆+精料” 草畜饲喂模式下生产的草畜产品, 已经严重不能满足居民对草畜产品的高品质要求, 目前山东饲喂全株青贮玉米及优质牧草的奶牛仅占30%左右, 肉牛、肉羊不足10%, 草产品消费市场需求旺盛。2015年山东牛饲喂量503.6万头, 位居全国第8位, 羊饲喂量2 235.7万只, 位居全国第3位[6], 但山东草原总面积及可利用草原面积仅居全国第26位, 山东是典型的畜牧大省、饲草小省。按每头产奶牛每年饲喂1 t苜蓿干草计算, 山东奶牛养殖约需90万t苜蓿干草, 而当前全省产量仅30万t左右, 缺口60万t。奶牛、肉牛和羊每年饲喂量分别按7、3和0.5 t测算, 山东全株青贮玉米约需4 435万t, 目前全省青贮饲料总量为2 800万t, 青贮饲料缺口达1 635万t。
2.3.2 种草经济效益高于种粮 经济效益方面, 根据2016年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牧草产业创新团队对山东省5地市17县(区)67家牧草种植户的调研数据, 牧草种植效益普遍高于种粮。山东全株青贮玉米产量能达到45 000 kg· hm-2, 价格0.3 CNY· kg-1, 收益135 000 CNY· hm-2, 相比种植籽粒玉米多收入3 000 CNY· hm-2; 专用青贮玉米产量52 500 kg· hm-2, 价格0.3 CNY· kg-1, 收益15 750 CNY· hm-2, 比籽粒玉米多收入5 250 CNY· hm-2。根据调研, 山东部分“ 粮改饲” 示范田在土地质量优良和保障田间管理水平的条件下, 原种粮土地转种苜蓿后可实现高产, 一年能收获4~5茬, 每茬收获45 000 kg· hm-2, 一年干草产量达18 000~22 500 kg· hm-2, 价格1.86~2.2 CNY· kg-1, 收益48 000~52 500 CNY· hm-2。
2.3.3 政策补贴实现种草生态环境外部性内部化 种植饲用植物对生态环境具有正外部效应, 饲用植物以植物营养体为产品, 其营养物质比籽实多3~5倍, 种植饲用植物较种植粮食更能节约水土资源, 提高用地效率[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将豆科牧草引入作物轮作系统可以有效地改良土壤, 增加氮的固定, 提高土壤肥力, 减少氮肥的使用, 根系残体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将苜蓿纳入轮作能够防止土壤板结, 显著提高土壤通透性和后茬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3]。通过种植苜蓿把中低产田改造为良田, 粮食单产可有效提高[4]。关于种草产生的生态环境外部效应, 国家和省内政策均有补贴措施。2014年、2015年和2016年国家为支持山东的“ 振兴奶业 发展苜蓿行动” , 每年给山东省支持1 080万元, 支持6块3 000亩(合200 hm2)以上的苜蓿种植; 2015年山东省内财政拨款4 000万元在8个县建立“ 粮改饲” 试点; 2016年山东省被纳入国家“ 粮改饲” 试点, 中央财政拨款9 138万元, 省财政继续拨款4 000万元, 项目总资金达1.3亿元。关于山东省内政策方面, 2016年3月份山东省发布了《山东省推进“ 粮改饲” 试点促进草牧业发展实施方案》, 其中囊括了“ 粮改饲” 奖补措施, 方案提出拟在全省建成不同种养结合试点, 构建不同养殖规模和水平的种养结合模式[18]。根据山东2016年出台的牧草补贴标准, 青贮玉米补贴标准为每收获1 t补贴60元(合0.06 CNY· kg-1), 按亩产3 000~4 000 kg计, 根据实际生产情况补贴每亩可得到补贴180~240元(合2 700~3 600 CNY· hm-2); 苜蓿成方连片3 000亩(约合200 hm2)以上每亩可补贴600元(合9 000 CNY· hm-2)。奖补措施将种草的生态环境正外部性实现内部化, 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户种草的积极性, 为山东省的牧草产业带来发展机遇。
2.4.1 农民对草业的重视程度低 受粮食补贴、棉花补贴、植树补贴政策导向的影响, 国家粮食收购价格逐步提高, 农民植树、种粮棉的积极性远远高于种草, 对种植牧草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都不甚了解。山东地处农区, 是产粮大省, “ 重粮轻草” 的观念在山东尤其普遍。“ 三聚氰胺” 事件以前国内草畜结合发展的意识薄弱, 畜牧业为了追求低成本长期采取“ 秸秆+精料” 不利于牲畜生长的饲喂模式, 草业研究也仅仅局限于其生态价值。
2.4.2 山东草产品市场不规范 草业作为山东省的新兴产业, 产业根基薄弱, 尚未形成规范的交易市场。山东牧草起步阶段主要依赖出口, 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国家是主要的出口国。受以上国家经济波动影响, 国内苜蓿产品价格剧烈波动, 一度未能形成稳定的牧草交易市场。山东目前牧草龙头企业少, 种植散户多, 普遍采用“ 企业+农户” 的经营合作模式。但是, 契约关系并不稳定, 种植散户处于被违约方, 企业通常占据支配地位, 享有合作剩余, 市场状态经常处于企业买方市场。交易风险易导致农户或者放弃种草降低风险保本种粮, 或者将牧草用于自给自足, 大量优质牧草不能集中出售, 经济效益难以显现。市场风险问题制约了牧草产业的发展壮大, 阻碍了现代化草业发展
根据山东省牧草产业发展现状的SWOT要素分析结果, 将四项要素两两交叉分析, 分别得出SO、WO、ST、WT战略, SWOT分析矩阵框架如表1所列。SO战略是发挥优势、利用机遇的增长型战略, WO战略是利用机遇、克服劣势的扭转型战略, ST战略是利用优势、回避危机的防御型战略, WT战略是减少劣势、回避危机的抗争型战略[19]。根据战略分析结果(表1), SO战略应当作为现阶段的重点发展方向, 山东自然资源禀赋优势明显, 加之当前“ 粮改饲” 政策倾斜力度大, 充分利用政策机遇发挥自然条件优势; WO战略中牧草新品种研发周期较长, 当前省内草业科学科研机构力量有限, 短期内较难实现牧草品种的升级; 关于ST战略, 山东牧草产业起步晚, 对于建立规范的草产品交易市场还处于探索阶段; 关于WT战略, 牧草产业作为新兴产业, 吸引大批社会资本进入该行业存在现实差距。
综上所述, 针对目前山东省牧草产业发展现状及现实情况, 首先, SO战略是当前山东省“ 粮改饲” 政策实施的重点发展方向, 战略重要任务是甄选具备土地资源条件且具有畜牧产业发展潜力的地区纳入“ 粮改饲” , 并且要大力推行规模化种植。其次, 应当努力跟进WO战略, 寻求技术突破以克服天然劣势, 提高经济效益。再次, ST战略中宣传推广“ 粮改饲” 改变农民观念是产业发展的基础, 依靠龙头企业带动作用能够使更多的农户参与“ 粮改饲” ; 而目前在山东建立规范的草产品交易市场短期内较难实现, 针对这一战略的实施应当做长期规划。ST战略, 引导种植和养殖主体面向市场组织生产, 为实现草畜结合平衡发展, “ 以养定种” 、“ 以种定养” “ 为养而种” 模式应当用于指导实际生产; 在山东牧草业作为新兴产业存在融资难的问题, 目前主要依靠财政资金扶持, 距离真正实现多元投资主体的资金进入草食畜牧业目标还有一定差距。
4.2.1 甄选具备土地资源条件且具有畜牧产业发展潜力的地区推行规模化种植 山东牧草种植基地的选择应当遵循能够实现草畜结合、种养结合模式的原则, 将黄三角地区作为山东牧草产业发展战略规划重点, 充分利用黄三角地区的草种资源和土地资源, 突出该地区经济效益种草高于种粮的优势, 改善盐碱地环境, 实现生态效益。
4.2.2 加强田间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生产技术规程, 实行标准化生产 牧草生产季节性较强, 在田间管理、储存及运输环节对专业技术、机械化程度方面要求更高。完善生产技术规程, 实行标准化生产, 建设田间设施和贮存设施, 是解决雨季霉腐问题克服天然劣势的关键。应当尽快建立起严格的、科学的草产品质量检测标准, 形成行业技术规范, 保障本地草产品质量, 提高产业竞争力。
4.2.3 重视组建各种形式的中介组织, 宣传推广“ 粮改饲” , 为牧草生产经营主体提供技术培训和社会化服务体系 牧草机械购进成本和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昂, 对于种植散户的负担重风险大, 组织化生产能够降低成本负担分散经营风险[20]。只有实现组织有计划的生产, 才能大幅提高牧草生产效率, 建成高产、高效的栽培草地。因此, 应当鼓励土地流转形成牧草大户、家庭农场等农业经营主体, 逐步由分散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 建立多种形式的合作组织, 通过合作组织把种植户联系起来, 统一耕种、田间管理、收割、销售, 集中连片规模化生产管理和机械化作业。
4.2.4 扶植龙头企业崛起, 发挥草产业龙头企业带动作用 依托龙头企业发展订单草业, 能够带动农户参与“ 粮改饲” , 促进牧草产品深加工, 提高产品附加值, 实现草业的规模化、专业化、集团化[21]。实现牧草规模化生产, 对资金的需求由单个农户的分散化、小额、短期性资金需求为主向农业大户或农业企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和中长期性的融资需求转变, 资金对于产业的长远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尽管目前作为新兴产业的草业存在现实的融资难问题, 但是依然要鼓励多元融资支持草食畜牧业发展, 努力搭建政府投资、政策性银行、商业性银行以及工商资本全方位支持的资本体系[22], 在资金、税收、人才等方面对龙头企业可以进行政策性倾斜和扶持。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
[20] |
|
[21] |
|
[22] |
|